新闻动态
/ NEWS
中共星空(中国)委员会 2024年第(12)期
而今迈步从头跃
2024年是我公司生产经营十分艰难的一年。受经济大环境和产品结构的影响,订货量特别是钢结构桥梁订货量大幅下滑,企业整体上开工不足,产值和营业收入双下降,亏损严重。在正视困难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亮点,全体职工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不等不靠,积极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我们和中国电建长春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生产大型斗轮机已交付2台,12台中速磨机也在生产之中。我们为福建龙净环保有限公司生产除尘钢结构也形成了批量,为电子工业39所和陕鼓集团生产的大型零部件也以质量工期保证而受到客户好评,我们制造架设的红旗铁路公园人行桥又成为市民打卡的新网红点……2025年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而今迈步从头跃,继续发扬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陕重精神,充分发挥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再现辉煌。
(本刊主编)
- 卷首语
而今迈步从头跃 ........................................................................................本刊主编
公司党委召开十一月份中心组学习会议..................................................本刊编辑
- 生产经营动态
斗轮机产品完成交付......................................................................................党征兵
- 职工风采
一线班组的旗帜——机加装配车间大镗班..........................................党群工作部
- 安全生产专栏
《浓雾天气安全驾驶》.................................................................安全管理部整理
《起重机械知识》.........................................................................安全管理部整理
如何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崔西军
- 党建知识
提质扩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本刊编辑整理
—————————————————————————————————————
《陕重信息》编委会 主 办:星空(中国)
主 任:陈宏民 党群工作部
委 员:高永林 党征兵 李军 田刚 出刊时间: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
主 编:郝娟丽 电 话:36391536 36391308
编 辑:魏亚宁 投稿邮箱:szgs_3639@163.com
公司党委召开十一月份中心组学习会议
2024年11月29日上午,公司党委在小机加办公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11月份中心组学习会议,公司全体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加了本次集中学习。
会议第一项,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征兵带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讲话。
会议第二项,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观看专题讲座《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会议第三项,由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永林就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做总结讲话。当前各产品进入收尾阶段,时间紧迫,要全力以赴保障质量并确保各类产品按期交付。同时要树立信心,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总结经验教训,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要紧抓电行业改造升级的机遇,利用好地理位置、国企身份及设备场地等优势,为后续的长期合作打好基础,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军号召大家咬紧牙关,完成好产品收尾工作,加强责任心,注意细节,安全、规范、节约物料使用,降低成本,高效生产。
(本刊编辑)
- 生产经营动态
斗轮机产品完成交付
在全体职工团结协作之下,特别是11-12月连续奋战40余天,我公司为中国电建长春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两台大型斗轮式堆取料机于2025年元旦前全部发往用户。
随着国家基建项目放缓,我公司钢结构桥梁产品订货量大副下滑。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依托企业在非标设备制造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把产品重心重新转向机械设备。2024年4月由公司总经理高永林带队,主动北上拜访客户。双方在充分了解基础上于6月份开始实质性合作,一次签订了2台大型斗轮机的生产合同。该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零件种类多,质量要求高,主要焊缝均需要探伤,对我公司的技术工艺、生产组织、采购运输均是巨大考验。在合同签订后,公司上下高度重视,严控质量和工期,特别是进入11月后,公司组织了突击会战,在甲方单位驻厂人员的精心指导下,终于按期完成了产品交付。
此次斗轮机的成功交付,再次彰显了我公司在重型非标设备制造方面的实力。公司要求各相关部门在产品交付后认真做好总结工作,为下一步扩大该产品的产能积极做好准备。
(党征兵)
- 职工风采
一线班组的旗帜——机加装配车间大镗班
机加装配车间大蹚班有着光辉的历史。从上世纪70年代的部管设备W200落地镗铣床落户我公司的前身——陕西重型机器厂金工车间开始,大镗班就以技术精湛、能挑大梁、能打硬仗成为企业的一面旗帜。从这面旗帜下走出多位劳动模范和优秀共产党员。今天,这面旗帜传到了以共产党员王春虎为班长的8名职工手中。
大镗班虽然只有8名职工,却操作着两台Ф200、1台Ф160、1台Ф130镗床和1台4m龙门铣床共5台设备,活路多时还要大倒班。虽然这些设备都老化严重,但大镗班的师傅们对他们的脾性了如指掌。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弥补了机床精度的不足,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产能。今年公司开发的新产品斗轮机的大构件大都是由大镗班完成的。特别是加工斗轮机门架中A型架和C型架时,工件组合后的尺寸达到了机床所能加工的极限,光翻身起吊就成了危险性极高、难度极大的操作。班长王春虎和技术人员反复研讨,拿出了最佳方案,接下来就是24小时不停机的倒班。组员陈文康手被铁屑划伤了,他去医院包扎了一下继续坚守在岗位。在全体职工欢度国庆的日子里,为了公司承揽的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大型零件的按期交付,大镗班的师傅们仍然在车间忙碌……
机加装配车间大镗班的职工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是企业一线班组的优秀代表,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全体职工都要向他们学习,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尽责,高质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多做贡献。
(党群工作部)
《浓雾天气安全驾驶》
- 保持安全车距
100米<能见度<200米,车距>100米;50米<能见度<100米,车距>50米;能见度<50米,尽快驶离高速
- 必要时用喇叭提示
雾天行车,在条件允许的路段可在必要时间断性鸣笛,以提醒其他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判断你的位置,能够有效防范意外发生。
- 尽量避免超车
大雾天气能见度低,不利于观察相邻车道及对向来车情况,应尽量跟随前车行驶,避免超车。
- 不要急刹车
急刹车易导致后车反应不及而追尾,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很可能造成多车连环追尾的交通事故。若需刹车,可用点刹方式,不仅可控制车速,还可通过刹车灯提醒后车注意。
- 谨慎选择车道
雾天驾车出行,如果是单向三车道,尽量在中间车道行驶:如果是单向两车道,尽量在外侧车道行驶。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与相邻车道的车辆并排行驶,前后错开距离,意外来临时,自己才有躲避空间。
- 及时清除雾气
雾天多发于秋冬季节,这个季节气温低,车内外温差大,车窗很容易起雾,有条件的车主要及时启动车窗除雾功能。若车辆无此功能,可将空调出风口对准挡风玻璃,能够较快地消除雾气。
- 正确使用灯光
雾天行车要打开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能见度低于100米时,还要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但是不能开启远光灯,因为漫反射会导致眼前一片白茫茫,更不利于观察前方路况。
冬季进入团雾高发期,广大驾驶人在选择高速公路出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灯光,保持车距,控制车速,谨慎驾驶,文明行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务必做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第一时间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辆后方正确放置三角警示牌,提醒后方来车注意安全,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并拨打报警电话等待救援。
安全管理部整理《西安应急管理》公众号
《起重机械知识》
一、常见的起重机械事故有哪些?
常见的起重机械事故有:挤压、撞击、钩挂、坠落、出轨、倒塌、倾翻、折断、触电等。
二、起重机的严禁事项主要有以下几项:
(1)用升降机构起升或移运人员。
(2)吊运易燃、易爆物品。
(3)超负荷起吊。
(4)用一台车撞另一台车。
(5)从起重机上向下扔重物。
(6)非司机(无操作证人员)操作起重机。
安全管理部整理《安全管理辞典》公众号
如何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事故是怎么形成的?危险→事件→事故构成了[事故链]: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事故在某一时刻会不会发生,完全取决于致害物是否与人接触以及接触后对人的伤害程度。因此,从本质上看,事故就是一种发生了的“随机事件”,它发生于人•物轨迹意外交叉的“时空”。但是,能让我们想到的更深刻的联系是什么呢?机构不完善、体系不健全、设备设施有缺陷、不安全行为、但是大家要记住的是,苍蝇只叮有缝的蛋,事故只找大意的人。
大家都知道,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这个可能性有多小,如果重复去做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
在安全生产中,有些小的不安全行为在一次或数十次过程中也许不能导致事故。但是总维持这样终究是会发生事故的。所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是避免事故发生最为重要的工作,也就成为了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
在作业开始前,普遍的都会做到作业安全分析,它是掌握作业各阶段的风险和潜在事故隐患,为去除、最小化及预防风险和事故隐患,开发其解决措施,而研究整个作业过程的方法。目的就是将重点放在作业人员、作业、作业工具(装备)及作业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如何执行作业,相互之间就此形成意见交流。深度探讨作业执行前的风险、步骤、防护用品等的方法。再次认识特殊作业中识别的风险。提供识别、记录作业场所风险的手段。
我们在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面临着很多的难题,例如: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人的行为不完全受管理者控制,也不是完全受自己控制;工作中总有促使员工做出不安全行为的条件存在;人的行为具有惯性,改变行为很困难。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人的行为是最难管理与控制的。但不管又不行,关键是如何管?怎样管才更有效?
所以,我们要把“人”区分开,重点去管控那些善于冒险、不考虑后果的“大胆人”;冒失莽撞的“勇敢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满不在乎的“粗心人”;心存侥幸的“麻痹人”;投机取巧的“大能人”;固执己见的“怪癖人”;牢骚满腹的“情绪人”;难事缠身、心事重重的“忧愁人”;急于求成的“草率人”;心神不定的“心烦人”;习惯违章的“固执人”;凑凑和和的“懒惰人”;带病工作的“坚强人”;休息不好、身体欠佳的“疲惫人”;变化工种岗位的“改行人”;酒后开工的“不醉人”;力不从心的“老工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受了委屈的“气愤人”;不求上进的“抛锚人”;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效益人”;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
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激励、教育、培训、奖励、惩罚、通报、公示、说服教育、献身说法、说服帮教、案例启发、家属参与、企业文化、管理者以身作则等。以达到彻底纠正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崔西军)
- 党建知识
提质扩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深入把握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以高质量发展带动就业提质扩容,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就业稳,人心安,信心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充分”是要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高质量”是要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让人民群众更好安其岗位、乐其职业。
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决就业问题只有进行时,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一方面,只有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支撑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满足群众对于高品质就业的新期待;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就业,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必须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如果一家企业在科技革命、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却没有在带动高质量就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只是冰冷的、不充分的发展。舆论场上,职场话题备受关注,“班味”“内卷”“996”“职场PUA”等话题背后,反映出个别行业和单位存在工作压力过大、上升通道狭窄、职场风气不佳等诸多现实问题,就业质量有待提升。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的职业观念和择业倾向也在发生变化,对福利保障、职场环境、发展空间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各地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就业提质扩容,打造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厚植高质量充分就业动能,不断开发出新的就业增长点,为劳动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工作岗位和成长空间。
必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并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
为什么是“就业优先”?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一方面,就业优先关系着每一个人的饭碗,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安居和乐业;另一方面,就业优先正在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也是应对经济转型升级压力的“底盘”所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受产业转型升级、人口代际变化、技术迭代演进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就业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成为制约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奔赴”的一大障碍。
要破解这一“两难”困境,要求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直面矛盾,主动肩负起破题的责任,从供需两端入手,培育更多现代化人力资源,塑造更加合理的就业结构,实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比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人力资源供求趋势分析,搭建权威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提高资源匹配效率;又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精做优职业教育,持续提升劳动者市场竞争力;再如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精准匹配、高效配置等。
就业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切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落脚点是人民的高品质生活
就业是久久为功的民生考题,推动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进百姓的民生福祉,才能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守牢群众的安全感。
近年来,我国青年人口总量稳中有增,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促进就业任务依然繁重。而稳住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其中,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如何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拓宽青年就业渠道,事关青年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回应好人民对于高品质就业的新期待,还需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用一桩桩民生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感。
群众期待更公平的就业环境,就应该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规范就业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虚假宣传和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行为;群众期待更可靠的权益保障,就应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让法律和制度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群众期待更清朗的职场风气,就应该加强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努力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阳光发展……
满足群众期待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唯有积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才能充分激发广大劳动者通过勤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和活力。
就业,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经济大局,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以高质量就业托举群众“稳稳的幸福”,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新就业群体蓬勃发展,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新就业形态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人社部发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规则公示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政策,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们提供了更明确的保障,织密筑牢了就业权益“保护网”。
当前,我国就业总量压力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新就业形态不断扩大就业容量,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就业压力,但面对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还需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加大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的重点帮扶。一方面,做好培训帮扶政策的宣传推广、培训工种和需求岗位的精准匹配、岗位推介的跟踪帮扶,构建“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打通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要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开展联企拓岗专项行动,持续打造“国聘+”等特色服务,精准破解就业难题,千方百计确保青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针对农民工群体,要实施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的“双轮驱动”,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
就业稳,发展就会有好基础、硬底气、强动能,发展的质量和前景就会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既是民生实事,也是国家大事,各地方要坚持“扩容”“提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刊编辑整理)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科路1号副3号
座机:029-36391519
邮箱:1585210530@qq.com
网址:www.capitalgiraffe.com
您好!您有任何需求请给我们留言哟!
意向说明
联系信息
©️ 2021 星空(中国)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6606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西安